丝绸文史馆
您的位置:主页 > 馆内信息 > 丝绸文史馆 >

丝绸大事记

时间:2020-08-30   所属栏目:丝绸文史馆   点击:115次

元鼎年间(前116~前111年)
珠崖郡(今海南岛)以及端溪(今德庆、信宜及罗定)、连州以及广州、番禺附近地区已有“栽桑养蚕”、“桑蚕织绩”的生产活动。

元鼎六年(前111年)冬
汉武帝遣“驿长”率领应募者,携带大量黄金和丝绸从徐闻、合浦到黄支国(今印度)交换“明珠、壁琉璃(宝石)奇石、异物”,逐步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建安年间(196~220年)
南海郡治(今广州)一带,“高则桑土,下则沃衍”。

三国
吴国时期(222~280年)
由于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可从广州经海南岛东部海面,直穿西沙群岛,到达东南亚、印度等地。通过这条航线,广东与东南亚、印度频繁进行贸易往来,甚至大秦(罗马帝国)商人也从波斯湾直接航海“到广州取绫绢丝绵之类”。从广州经苏门答腊至印度、斯里兰卡,甚至波斯湾的贸易航线,逐渐成为中外商人普遍使用。丝绸通过这条航线大量销往印度、大秦等地。


大业三年(607年)
隋炀帝遣常骏、王君政携大量丝绸从广东出使赤土(今马来西亚的吉打),赤土王“以舶三十艘来迎”。


开元二年(714年)
唐王朝始设市舶使于广州,并设“番坊”以备外国商人居留。

中宗至德宗
广州地区已“田稻再熟,桑蚕五收”。

唐代
广东已开始有精工细作的丝织品———“广东锦”行销各地。
 

南汉大宝年(961年)
南汉朝廷号令各地植桑,广州一带蚕桑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
置市舶使于广州,与大食(古阿拉伯帝国)等国通商贸易。

徽宗年间(1101~1125)
南海筑成桑园围,形成大片桑园,并出现织土绸的机户、机坊。

南宋后期
由于抽剥过重,广东丝绸贸易逐渐走向衰落。

宋末
棉布业兴起,蚕桑业受影响,一度衰退。

两宋时期
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推动广东丝绸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丝绸成为宋廷回赐朝贡国的主要物品。


元末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科学耕作模式逐渐形成。


洪武三至七年(1370~1374年)
丝绸成为贸易结算和朝贡赏赐的主要物品。

洪武四年、七年、二十年
暹逻四次前来朝贡,明廷每次都给予赏赐大量丝绸。

明朝前期
朝廷规定“有田四五亩至十亩者,栽植桑树、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广东蚕桑生产由此向东莞、增城、清远等县扩展。

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
明王朝为扩大政治影响,宣扬国威,命“三保太监”郑和前后七次率领庞大船队下西洋,航程远达红海和西非东海岸,途经"%余国,每到一地,即以中国丝绸等贵重物品馈赠当地首长,交换各国物质,对我国对外贸易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广州的丝绸出口也因之迅速恢复发展。

嘉靖九年(1530年)
广东丝织品发展到相当高水平,“质密而匀,其色鲜华、光辉、滑泽”,“粤纱金陵、苏杭皆不及”,故“广纱甲天下,缎次之”。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以后
朝廷每年夏、冬两次在广州举行定期集市,中国南北商人源源不断地把生丝、绸缎等货物运到广州集散。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顺德县龙江已生产著名的丝织品———“玉阶”、“柳叶”和“线绸”,并被列为广东贡品。


康熙末年(18世纪初)
荷兰占领爪哇,开辟了亚洲、欧洲、美洲之间的新航路。广东丝绸对外贸易的“广州———东南亚———阿拉伯地区”航线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广州———澳门———果阿———欧洲”、“广州———澳门———马尼拉———拉丁美洲”、“广州———澳门———日本长崎”等航线,生丝成为当时广东丝绸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丝织品次之。

乾隆八年(1743年)
潮阳县郑之侨刊行《农桑易知录》,对广东蚕桑生产技术,第一次做了较具体的记述和总结。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的《南京条约》。广州作为中国唯一口岸的地位从此结束。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南海县西樵林村程家改革标梭平纹丝织机,演变为!"片综的小提花机或啤架机。

咸丰七年(1857年)
英法联军封锁西江并占据广州,给广东丝绸贸易造成了直接的伤害。

同治十一年(1872年)
旅越归侨陈启沅在家乡南海县西樵简村创办中国民族资本的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翌年建成投产。“由于机器缫丝产量高,质量好,销路好,价格高,使机器缫丝很快在珠江三角洲兴起,推动广东省丝绸生产
和丝绸出口贸易的发展。”

光绪十年(1884年)
陈启沅首创足踏缫丝车。此后,手缫丝车逐步被足踏缫丝车所取代。

光绪十六年(1890年)
孙中山在《致郑藻茹书》中提出“振兴农桑,发展蚕业”的主张。

光绪十九年(1893年)
广东最早的养蚕技术专著、顺德卢燮寰著《粤中蚕桑绉言》问世。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南海县陈启沅把蚕桑生产与缫丝技术综合总结和论述的《广东蚕桑谱》问世。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陈望曾于广州西村广雅书院内设蚕业学堂,三十四年(1908年)该学堂发行蚕学月报(后因清廷结束而停刊)。

中华民国
民国初年
南海县首创具有扭眼通花图案的新产品———香云纱白坯纱(经过晒莨后的成品称莨纱)。

民国6年(1917年)
教会办岭南大学(民国16年改为国人私立)首设广东高等教育领域内的蚕桑专科(民国18年改为蚕桑学系)。

民国11年(1922年)
广东桑地面积达187.2万亩,产茧80000吨、缫丝、丝织业蓬勃发展,生丝产6278吨、丝织品2340万米,生丝出口量达53550担、6315.52关两,占全国生丝出口总值的44%,,均创广东历史最高纪录。

民国12年(1923年)
广东省省长廖仲恺根据考活的《南中国蚕丝业调查报告书》作出发展广东蚕丝业的决策,与岭南农科大学签订合约,委任该大学蚕丝科主任、美籍教授、博士考活兼任广东改良蚕丝局(后改名广东建设厅蚕丝改良局)局长。

民国13年(1924年)
广东蚕丝贸易最为兴盛,蚕丝贸易总量约为15万担,生丝输出占全国生丝出口总值中的41.8%。是年,孙中山创办广东大学(孙逝世后易名中山大学),设有蚕桑专科。

民国18年(1929年)10月
世界经济危机暴发,生丝市场需求大幅度下降,广东丝绸对外贸易急剧衰退,大批丝厂倒闭。

民国19年(1930年)
广东国民政府在顺德县容奇镇建立第一蚕种制造场,并在乐昌县建立粤北区蚕业推广处,为生产优良蚕种创建一套较完善的体系。

民国24年(1935年)
广东省营纺织厂丝织部投产,标志着广州近代动力机器丝织工业的兴起。

民国26年(1937年)
省蚕丝局在南海县官山建立织染联合的南海丝织示范工厂。

民国35年(1946年)
广东首家稍具规模的丝绸练染厂———广州中华丝绸练染厂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