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文史馆
您的位置:主页 > 馆内信息 > 丝绸文史馆 >

纺织工业- 丝绸纺织业

时间:2020-08-30   所属栏目:丝绸文史馆   点击:176次

一、缫  丝  业
    北宋徽宗时期,龙江、龙山一带已开始植桑养蚕。明代,手工缫丝业产品已开始商品化。清康熙以后,生丝出口量日增,生产进一步发展。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封闭沿海各港,独留广州为全国对外贸易通商口岸,外商云集广州采购生丝及丝织品,珠江三角洲掀起第一次“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的高潮,本县缫丝业迅速发展。至嘉庆年间,手车缫丝在本县蚕桑生产区已很普遍,同治年间进一步推行至非蚕桑生产区。由于手车缫丝方法落后,土丝质量欠佳,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19世纪60~70年代,中国出口生丝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日渐削弱,有识之士在国外近代工业机器生产的影响下,把机器缫丝的先进技术引进中国,兴办机器缫丝厂。同治十三年(1874年),龙山乡开办全县第一家机器缫丝厂(民国《龙山乡志》卷三)。光绪初年,大良北关办起怡和昌机器缫丝厂,雇用女工500~600人。其后大良的顺成昌、大门永昌泰栈、容奇协三才、杨滘永贞祥等缫丝厂相继开办。光绪十年(1884年)起,以足踏缫丝机代替手车缫丝机。从此,机器缫丝业和手工缫丝业并存发展,进入繁盛时期。光绪十二年,全县机器缫丝产量约2.28万担。翌年,机器缫丝厂共42家,占全省的90%以上。光绪年间,浙江诗人陶心云南游顺德,作诗反映当时蚕丝业的盛况:“缫丝新制出西洋,万轴齐飞闪银光。”
    19世纪90年代至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前,为顺德缫丝业的全盛时期。光绪十九年(1893年),清政府解除海禁后,华侨回乡投资办厂者逐渐增多,缫丝业发展迅猛。宣统元年(1909年),全县厂丝产量约5万担(约2500吨),值银5000万元。宣统三年,全县机器缫丝厂142家,职工6.4万多人(其中女工61480人)。其中86家(史料较详)有资本222.6万银元(下同),蒸汽机86座1122马力,年耗煤量6.28万吨;每厂工程师1人,职员20~30人,工人300~800人,共有职工42093人(其中女工39880人);生丝产量3.5万担(约1750吨),产值3147万元。规模最大的泰西恒丝厂,有女工800人,年产生丝750担。大良的怡和昌丝厂也有女工800人。142家中有工厂所在地可稽者100家,分布最多在乐从,占37家;次为大良16家,龙江15家,勒流10家,北滘6家,容奇和陈村各5家,桂洲4家,伦教2家。

图8—2 民国初年丝厂女工缫丝情景 

 
    民国3~7年(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棉花、羊毛成为军需品,在国际市场上求过于供,衣料缺乏,丝价日高,销路日畅。民国8年,丝商岑国华、岑钿礼在葛岸瑞栈丝厂率先推行日本复式缫丝技术,增设括丝汽机,提高生丝质量。民国10年,90%的工厂均采用复摇式生产工序,提高了经济效益。民国11~12年间,是生丝出口的全盛时期,价格涨至每担港币2400元以上;共有机器缫丝厂135家,占全省的80.83%,年产洋庄丝约4.84万担(约2420吨),产值银毫7814万元以上,雇用男女工人6.5万多人。其中著名的丝厂有永昌成、颂维亨、盛丰年、忠栈等4家。工厂分布仍以乐从最多,共71家,占全县的52.6%(其中又以水藤最多,共14家);其次容桂18家,大良17家,勒流7家。另有200台丝车以上的踩手工工场200家,雇工不少于6000人。30台踩的家庭手工业户不计其数。机器缫丝厂的设备全是当地制造,蒸汽发动机出自乐从,蒸汽锅炉出自广州,缫丝釜出自石湾。各乡生丝出口较著名的有龙江甘竹丝、黄连丝、杏坛丝、葛岸丝、桂洲丝等,其中以容奇、桂洲生丝在省内最有名;容奇的永昌成、颂维亨和广昌等号丝,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奖项。
    20世纪30年代,占世界用丝量80%的美国逐渐以人造丝代替部分蚕丝,此种衣料价比丝价廉三分之二;加之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生丝价格下跌,销路阻滞,丝厂倒闭,国内则税率日增,生产成本渐重,盗风日炽,丝业每况愈下。同时,生丝质量较差,工厂资本脆弱,设备陈旧,出口又受洋商操纵,不能与国际市场直接贸易,无力与日本竞争。民国18年(1929年)起丝价陆续下跌,跌至每担港币974元(平均价),次年跌至729元,工厂停业三分之一以上。民国23年,全县仅剩机器缫丝厂24家,丝车12273台,丝厂停业70%以上,亏损92%,失业女工5万多人,女工日工资由1~0.5元减至0.2元(银毫)。
    民国18年以后丝厂及丝车数如下:
    年  份        丝厂数      丝车数
    民国18年        99        48188
    民国19年        81        41226
    民国20年        73        37210
    民国21年        39        19684
    民国22年        50        26487
    民国23年        24        12273
    民国26年        9         5030
图8—3    民国22年顺德县

第一次蚕丝展览会 
    民国22年(1933年)以后,省、县当局采取措施挽救丝业,如在容奇设立第一制种场推广优良品种,在仲恺农校增设蚕桑系。民国22年10月10日,在大良举办顺德县第一次蚕丝展览会,介绍桑蚕种养和缫丝、丝织的新技术及成果。民国24年蚕丝局在大良大华丝厂旧址设立改良缫丝厂,引进日本6绪和20绪立式缫丝机,有职工320人,日产丝60余司斤,为技术改进、提高产品质量作示范。民国25年又在伦教设贷款办事处,贷款给农户。尽管如此,仍然收效甚微,丝厂倒闭逐年增加。民国26年,全县只剩下9家大厂,5030台丝车,2073名职工。
    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顺德,海外交通中断,丝厂大多停产。日军为了“以战养战”,实行经济压榨政策,强迫丝厂开工,规定依期开工者先借给燃料,卖丝时扣回,不依限期开工者则烧毁工厂。与此同时,由日本三井、三菱商行压价收购生丝,每担只给军票700元,致使丝厂亏蚀太大,冒险停工者日多。由于顺德是经济作物区,缺少粮食,蚕丝外销出路告断,任由日商压价收购,形成粮价高、丝价贱。因此,逃荒和饿死者众,战前全县人口85万,到抗战胜利后的民国34年,仅存37万人;桑田荒废,丝厂被拆毁,机器被盗卖,惨况空前。民国32年,全县开工的机器缫丝厂仅容桂的东栈、福成、广昌3家,小厂(汽喉踩)15家,土丝厂(炭炉踩) 50家,年产生丝920担,土丝1200担,产量共2120担(约106吨)。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内战爆发,捐多税重,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百业凋零。少数丝厂虽然复工,但原料短缺,外销无力,时开时闭,陷于停顿状态。民国35年仅剩机器缫丝厂38家,11030台丝车(其中容桂24家,7150台丝车),容桂一带已复工13家丝厂,1010台丝车,平均每厂77台,年产生丝2000多担(约100吨)。民国37年,机器缫丝厂10家,丝车3783台,其中已开工或半开工的7家,丝车2511台,年产洋庄丝2256担;土丝厂31家,丝车2124台,年产土丝5622担;合计产量7878担(约394吨)。

图8—4    民国时期的大良大华改良缫丝厂外景

 
    建国初,县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工厂筹贷资金,修复厂房、设备,统一蚕茧收购价格,使缫丝业迅速得以恢复。1950年开工丝厂只有3家,1951年复工丝厂22家,丝车5396台,从业6496人,厂丝产量248吨,另家庭手工业土丝产量172吨。
    1952年,农村全面完成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桑蚕增产,政府为发展蚕丝业,接管水藤的泰昌丝厂和龙江的永盛丝厂,组建地方国营水藤丝厂和龙江丝厂。又拨款17万元修复容奇的永昌成丝厂,把桂洲的建国、桂洲、健德等小丝厂并入,组建地方国营容里丝厂。将容奇的利工农丝厂实行公私合营,改名健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缫丝厂(简称健德缫丝厂,后易名健德一厂)。同年,健德丝厂改革广东缫丝不能用单捻式的技术,把双捻式两绪坐缫机改进为三绪、四绪、五绪,并成功使用千页式煮茧机,在全省第一次实现煮、缫分业生产。同年,为改变缫丝业落后的生产技术状况,省和县政府、中蚕公司投资184万元,在桂洲里村筹建大型现代化生产的国营顺德丝厂,装备20绪立缫机240台,为坐缫转立缫作出示范,成为省内首家生产高级生丝的示范厂。1954年2月投产,当年生产白厂丝30.77吨,平均达到A级,结束了广东从未缫制出A级生丝的落后状况。

图8—5    顺德丝厂女工在20绪立缫机前工作情景 

 
1954年,随着社会主义对私改造的深入发展,公私合营丝厂逐步增加,对一些小厂(炭炉作坊)或不利于发展的厂进行撤并。是年,悦兴祥、安华、广大等13家手工操作炭炉生产作坊式丝厂合并为顺联丝厂,利纶兴等5家土丝厂、桂洲6家炭炉土丝厂合并为福生丝厂。健生、大和生等生丝厂合并实行公私合营,改名健德企业有限公司第二缫丝厂(简称健德二厂)。至1956年上半年,全县属省管理的国营缫丝厂4家(顺德丝厂、容里丝厂、水藤丝厂、龙江丝厂),公私合营丝厂5家(健德一厂、健德二厂、健德三厂、新生丝厂、中联丝厂),县管辖土丝厂2家(福生丝厂、顺联丝厂)。1957年,全县缫丝业职工8790人,生丝产量698吨,占全省的九成以上。
    1958年“大跃进”时,抽调不少缫丝女工支援“大炼钢铁”、“修筑铁路”、“扩堤疏河”,加上自然灾害,蚕茧减产近四分之一,生丝产量锐减,效益低微。为此,县政府对工厂进行调整,1958~1960年,先后将新生丝厂并入水藤丝厂,健德三厂并入健德二厂,中联丝厂并入容里丝厂,撤销龙江、福生等丝厂,多余劳动力遣散回乡务农,工厂大搞副业,以维持经营。1958~1961年,除顺德丝厂外,其余健德一厂、二厂连续四年亏损共105.92万元,容里、水藤丝厂三年共亏损99.66万元。1961年全县产量下降到289吨(其中厂丝278吨)。
    1962~1965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逐步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1964年全县5家丝厂开工天数300左右,结束季节性生产的历史。1965年全县生丝产量839吨(其中厂丝729吨),上交利税525万元,成为全县工业重要支柱。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县生产秩序基本正常,逐步改善厂房面貌,改革设备,扩大综合生产能力。         1970年,顺德丝厂采用混剥选装置、真空泵高速煮茧机等先进设备,为缫丝走向高精度创开新路,并在全国推广。1972年,红卫丝厂首创省内第一台D101型自动缫丝机(1980年后各厂逐步安装自动缫丝机)。1975年全县生丝产量1254吨(其中厂丝1115吨),为建国后最高产量。
    80年代初,顺德的蚕丝业逐步消歇。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民致富门路多,种桑养蚕收入比不上工副业的收入。农产品价格放开后,蚕茧收购价格仍然偏低,据1980~1989年调查,蚕茧生产每个劳动日净产值平均为2.73元,远远低于稻谷(9.21元)和塘鱼(17.48元),导致蚕茧产量逐年下降。丝厂转从四川、浙江等地购茧作原料。另方面,生丝价格自1963年定价以后,一直未作调整,而煤、电、钢材以及其他辅助材料却几次调整升高,生产成本增大。加之工厂企业增多,大气受污染,造成蚕种退化,生丝质量下降,丝厂利润连年下降。1981年全县5家丝厂利润总额只有28.3万元,1982年亏损123万元,1984年亏损177万元。每吨丝成本平均从1978年的26422元上升到1982年的33198元,上升25.64%。为扭转亏损的局面,各丝厂纷纷开展多种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981年,红卫丝厂引进国外制衣设备364台,对外来料加工服装,年加工鸿图牌西服24万件,成为全县首家开展“三来一补”项目的国营企业。1983年容里丝厂转产丝织产品。1984年水藤丝厂开办华生丝织厂和飞腾针织厂,年产化纤布100万米,针织成衣200万件。1986~1990年,顺德丝厂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引进国外先进针织圆机、漂染、后整理和制衣设备,成为省内首家缫丝、真丝针织、漂染、真丝制衣一条龙生产的中型联合丝绸企业。1987年红卫丝厂成立丝毛纺织公司,将企业变成集缫丝、毛纺、绢纺、染整、服装于一体的联合公司。至1991年,全县4家丝厂产量587吨,仅为清末宣统时产量的23.48%,1975年的44.41%;有职工3904人,产值1.6亿元(当年价,以下凡未注明者均为当年价)利税总额1303万元,缫丝机986台,其中自动缫丝机556台,年生产能力794吨。
\ 
 
二、丝  织  业
    明代,龙山出产的象眼绸玉阶、柳叶等丝织品列为广东的贡品。附近的官田、海口、甘竹多产茧绸,但质量较差。19世纪90年代,以伦教一带为中心的纱绸纺织业,逐渐进入手工业工场阶段,雇工现象日益增多(茧绸织制仍处于家庭手工业状态);全区有纱绸织户50家,织机1200架;茧绸织户100家,织机130架。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伦教纱绸手工业工场发展到300家。清代产品主要有象眼绸、绸(白坯绸)、香云纱、点梅纱、纺绸、绉纱、素绸、茧绸、棉纱等几种。棉纱是一种棉丝混合织品,用丝做经线,棉做纬线,龙江出产最多。清代产品以白坯绸为大宗。民国时期,纱绸有万字纱、方巾、点梅、葛地、香云纱、黑胶绸等。

图8—6  民国时期本县生产的改良丝织品 

 
香云纱是顺德著名特产,原产南海县西樵,清光绪中叶引进生产技术后,生产规模迅速扩展,质量也优于外县。纱有花纹,质地幼结、软滑、坚韧、耐用,不用肥皂洗涤,晾起片刻即干,不用浆熨,轻贴透凉,且穿起来微有响声,故名“响云纱”,后人谐音美其名为“香云纱”。绸则光身无花纹,为勒流的勒南二村麦、叶、廖三姓研创,后来传到伦教、沙滘等地,由于沙滘所织之绸质量胜于勒流,故称为“沙滘绸”。纱、绸最初织成的产品称为“白坯纱”、“白坯绸”,又称“白身”(即未经晒茨莨),后来将其加工晒莨,染成赭红色,然后过泥浆染成深黑色,故绸又名“黑胶绸”。
    茧绸是用劣茧茧纱织成,质地坚韧,爽身,结实耐用,胜于棉布。民国初年以后在勒流、黄连、伦教一带最多,其中以黄连生产的最著名,该地从事织造茧绸的人多,产量大,工艺熟,产品质量优于各地。茧绸初织成是素身茧绸,经加工晒莨后,远销国内及南洋一带。
    民国9年(1920年)在陈村开办的岭南织造厂,是当时省内四家较大的机器丝织厂之一,有女工300余人,人力织机100台,自动织机20台。自动织机以水力传动,每个织工可管理2~4台,每日每台织4匹,比人力织机速度快3倍多,成本大为减低。由于机器织成的白坯纱绸质地不及人工所织的柔软,不适合晒莨,销路不佳。
    民国11~15年为丝织业鼎盛时期,每年产值约1000万元(银元),年产丝绸20多万匹,织机6000多台。在蚕桑生产地区,大多数家庭都设一两台织机,规模大的工场拥有木机数十台,雇工100多人。仅伦教一地,就有丝织户380家,丝织机2600多台。民国12年,开始使用新式铁机(脚踏铁木提花机)。民国22年秋起,因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人造丝的出现,丝织品价格急剧下跌,许多规模大的工场相继歇业,所剩小织户,大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不需雇工,勉强维持经营。民国23年(1934年),全县较大的纱绸厂42家(织机20台以上),织机1322台,主要分布在沙滘、陈村、龙江等地,规模最大有沙滘的公昌和丝织厂,有织机135台;陈村的维经丝织厂有120台,元隆丝织厂有100台。此外,全县还有家庭织机2650台,分布在伦教、黄连、羊额、沙滘等圩镇。民国24~25年,铁机逐渐普及,仅羊额有632台,分散于25家大机房中;伦教有铁机119台,木机967台。民国26年,全县产值652万银元,年产纱绸13万匹,茧绸37.5万匹。
 
\
 
    顺德沦陷期间(1938~1945年),盗匪横行,伦教、沙滘等纱绸产地多次遭受洗劫,不少作坊(织机20~30台)迁往佛山,如沙滘的广兴隆、永大,大良的黄球记,水藤的公记隆、永兴、红棉等丝织厂。因此,除伦教外,各区乡丝织业相继衰落。民国32年,二区伦教、黎村、羊额和一区大良等地有大小工场100家(大工场有织机40台,小工场10多台,家庭作坊二三台),织机1420台,年产纱绸8万多匹。抗日战争后,因价格波动,许多工场资金缺乏,无力恢复生产。部分技术工人为了生活出路,纷纷组织家庭式的工场。民国35年底,全县有纱绸或鸡皮绉织机2000多台,年产纱13万匹,绸6.3万匹。其中丝织业仍以伦教最发达,镇内有织户261家,织机1110台(铁机1080台,木机30台),日产香云纱350匹;次为羊额,有织机500余台(多为木机),日产纱绸200匹;容奇58台。茧绸以黄连最著名,每个织户有茧绸机1~3台,共150台。全县年产茧绸4000多匹。
    1951年全县有纱绸织户877家,织机4927台,从业4877人,年产纱绸156万米。其中伦教最多,共587家,织机2825台,从业3180人。1953~1956年,伦教将分散的家庭织户组成11个丝织生产合作社,共有手拉丝织机1500台,从业2000多人,结束了家庭手工丝织业分散生产的状况。1953年6月,县在伦教圩新建健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丝织厂,1954年收购接管沙滘的永泰丝织厂,将全部机器设备迁往沙滘,两厂合并后拥有大纱机30台,织绸机44台,工人143人,年产白胚纱绸7万余米,大部分出口东南亚。1958年,苏銮记丝织厂与伦教区11个丝织生产合作社以及该区糖厂、纸厂、电厂、晒莨厂合并,组成伦教联合丝织厂,年产丝绸206万米。1961年各厂分开,丝织部分成立县地方国营伦教丝织厂,1965年兴建新厂房,改变过去大部分机台分散在各个家庭工场的状况,实行统一管理。1964~1966年,健德丝织厂(前进丝织厂)把大部分手拉机改造为电动织机,结束了手工织造的落后状况。60年代末,由于化纤织物的兴起,莨纱绸销路不畅,转产化纤丝织品。1970年,伦教丝织厂增置喷气无梭织机11台,产量提高57%。翌年全部淘汰手拉丝织机,改造为电动织机,实现机械化生产。1973年购进3K-110型全铁自动织机。1978年,全县丝织产量580万米。
    70年代末至80年代,各厂相继开展多种经营和技术革新,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1978年前进丝织厂迁建新厂,至1983年共投资466万元,新建厂房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丝织机从56台增至240台,职工从157人增至789人,丝绸年产量374万米,比迁厂前增长2.65倍。1984年淘汰铁木机,改用全铁机。伦教丝织厂于1978~1985年引进先进设备,扩建厂房8000平方米,生产能力扩大一倍,1985年产量达571万米。
    1982年,伦教开办顺联绸缎厂,年产华达尼、纺绒、平纹尼、纺毛华达尼200万米,后转产衬衣布。1983年由于蚕茧原料不足,缫丝生产设备过剩,全国化纤绸需求量猛增,容里丝厂转产化纤丝织品,企业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同年,伦教织造厂开始生产各类合成纤维及真丝、人造丝交织产品。1984年水藤丝厂新建丝织车间,配置K251型丝织机20台,年产化纤绸能力100万米。大良毛巾厂因国际市场毛巾配额等问题,出口量锐减,转产化纤丝织物,并改名大良织造厂,新装丝织机100台,年生产能力230万米。1985年前进丝织厂引进先进的染整设备,年染整能力1000万米,成为省内丝织行业首家丝织、印染配套的企业。同年底,化纤产品市场销售量急剧下降,前进丝织厂改装48台丝绒机,转产丝绒产品。是年,全县以真丝、化纤为原料的丝织工业,拥有各种织机1000多台,年生产能力1615万米,产值12782万元,占国营轻工业总产值的31.5%,成为国营轻工业的主要产业,每年出口丝织品275万米,年创汇300多万美元。
    1988年前进丝织厂从德国引进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拉经机、剖幅机及后整理线,翌年试产,年产经编丝绒能力900万米。1990年与澳门利顺洋行合办德利织造厂有限公司,1991年投产,年产仿真丝布及混纺化纤布165万米。至此,前进丝织厂成为一家含多种经济成分、产销值超亿元,拥有生产化纤时装面料、牛仔布、经编丝绒、漂染加工、弹力氨纶布及成衣、化纤丝织品等先进生产线的中型企业,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
    1991年,全县有丝织业企业9家(县属企业4家,镇村办5家),职工4929人,产值28462万元,销售收入27983万元,出口值6177万元,利税总额2067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0287万元,丝织机1023台,丝织品产量1029万米。
    建国初至60年代主要产品有白坯纱绸、莨纱绸,此外还有富华纺、细花绸、岭南纺、康乐呢、二号绨、人丝纺、复兴纺、36寸无光纺、雁翎葛、闪格绸、三梳罗等产品。1967年试产和服绸——重磅和服绸及独花和服绸。1975年开发生产36寸春明绸、细花绸、越秀呢、生纺、36寸复兴纺等高档平素品种。1977年开发高档真丝素织物。1983年试制36寸丽亚绒、58寸华丽绒、腰带和服绸及12107/36寸双绉、花软缎、45寸青春绉、仿毛呢等化纤绸产品。1984年前进丝厂试制雅丽绒,填补省内空白。1987年伦教织造厂开发伊莉莎化纤布,填补省内空白,1989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同年前进丝织厂试产经编针织丝绒,填补省内空白。伦教丝织厂开发新产品30个,其中效益较高的有加茜纳、马扶呢、威得呢、新丽绉、萍果绒、青春纱等17个,马扶呢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指定为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制服用料。1990年,顺德丝厂开发12股及15股平纹绸、法式罗纹、弹力罗纹、宽柳条、提花绸等新产品,伦教织造厂开发生产提花绉和提花里绸等产品。1991年,顺德丝厂生产的金丽雅牌真丝平纹绸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丝  绵  业
明代龙江已有丝绵、绵斜、络绵、吉贝(草绵)等出产。清代及民国时,丝绵以黄连、容奇出产最多,龙江、龙山次之。所用原料,各地不同,黄连丝绵多用蛾口茧制成,容奇丝绵多以水结拉松,形成毛茸,状如棉花,称为直条绵和乱绵,其保温、松软、弹性等不及黄连丝绵。黄连丝绵最早生产者为善记号,开办于道光末年,其样式为四方形,颜色略赤,不够松软,质地较结实,被称为旧派式。厂家(店家)还有美记、标记、汉兴等号。民国21年,厂家兴昌、祐兴隆、李就记、华强等号,仿照江浙样式制丝绵,状如猪肚形,故称猪肚绵(即大弓绵),其色白,较松软,号为新兴派。黄连丝绵年产约180担,多销往广州、南雄、汕头、高(州)雷(州)等地;厂家共18家,规模较大的有兴昌、祐兴隆、李就记等,每月产量三四担,其余月产一担或数十斤不等;工人多为妇女、童工。除了工厂生产之外,各时期尚有不少妇孺在家操作,为产蚕区的一项重要的家庭副业。
    1951年,容奇镇的丝厂为发展丝绵生产,聘请黄连的制绵师傅到容奇指导,开始生产大弓绵。1953年省蚕丝公司先后指定容奇的广大丝厂、岑福丝厂、文和生丝厂为制造丝绵的试点。1963年县丝绸公司在容奇试用混合制造方法,在原来使用下栏茧的基础上,适当搭配双宫茧,成功制出色泽鲜明洁白的大弓绵,淘汰了用熏硫磺才能增白的办法。这种大弓绵定名为“红棉”牌,后被省指定为大弓绵出口产品。1975年,全县有丝绵厂11家,分布在黄连、勒流、桂洲、四基、红旗、水藤、龙江、世埠、福田、沙头等地,工人约1000人,年产100多吨。1984年后,由于蚕茧生产大幅度下降,原料不足,丝绵厂处于半停工状态,加以盈利不多,产量逐年下降,许多厂相继关停或转产。

上一篇:上一篇:鬼纟互女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