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文史馆
您的位置:主页 > 馆内信息 > 丝绸文史馆 >

晒莨业

时间:2020-08-30   所属栏目:丝绸文史馆   点击:164次

顺德莨纱绸闻名中外,被海外人士誉为“黑色闪光珍珠”服装。19世纪90年代,伦教一带有纱绸庄6家,将织户产品收购后,经晒莨加工,批发至上海等地出售。民国11~15年(1922~1926年),丝业鼎盛时期,全县有晒莨工场500多家,主要分布在陈村一带,工人1万多人,日产莨纱绸4000多米,远销南洋一带,享誉海内外。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占陈村,晒场受到严重摧残,大多数停产、关闭或逐步迁移到黄连、勒流、伦教、沙滘等地。到民国38年(1949年)全县只剩下工场22家。
建国后,1951年全县有晒莨工场75家,从业1188人,其中黄连最多,共32家512人。1953年全县莨纱绸产量262万米,为建国后最高产量。同年组建公私合营健德晒莨厂。1955年全县有晒场23家,从业673人,其中公私合营1家,私营18家,组织工人生产自救4家。较大的晒场为伦教私营五联晒场,从业106人。1956年伦教8家晒场实行公私合营,组建联和晒莨厂,黄连、勒流组成3个晒莨生产合作社。1958年健德晒莨厂与联和晒莨厂合并为伦教晒莨厂。1965年该厂有职工101人,年生产能力57万米。60年代以后,随着化纤织物的兴起,莨纱绸销路不畅,产量逐年下降,1967年全县仅年产317米。1976年全县仅剩的一家晒莨厂——伦教晒莨厂转产,改名轻工机械厂。1978年,伦教新民大队开办一家规模很小的晒莨厂,恢复生产莨纱绸,当年有职工50人,产值70万元。每年开工仅三四个月。1988年产量60万米,产品销往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一带沿海地区,并出口日本、南朝鲜及东南亚地区。
晒莨业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设备有薯莨捣碎机、煮莨锅等,染色靠手工操作,然后在晒场上晒制(见照片)。
\

上一篇:上一篇:丝绸商贸

下一篇:下一篇:鬼纟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