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文史馆
您的位置:主页 > 馆内信息 > 丝绸文史馆 >

农业-桑蚕

时间:2020-08-30   所属栏目:丝绸文史馆   点击:163次

  顺德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龙江堡龙首村和龙山堡沙富村已兴起桑蚕种养业。明代初期,种养区域由龙江、龙山扩展到平步、鹿门(今大良大门村)等地。据明清各本《广东通志》记载,明永乐四年(1406年),龙山土丝年纳税25两(每担土丝税银6钱)白银,可知当时桑蚕生产已有一定规模。明代中叶澳门成为中外贸易场所,国际对蚕丝和丝织品的需求急剧增长,推动了本县桑蚕生产迅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桑基面积跃居果基之上。万历年间(1573~1619年),大良至陈村一带的桑蚕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上升至第二位。崇祯十五年(1642年),全县桑地面积达58094亩。 
    清代初期,朝廷厉行“海禁”,生丝出口受阻,桑蚕生产停顿。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封闭沿海各港,独留广州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港口,外商集中广州采购生丝和丝织品,顺德得地利之先,桑蚕业再度发展,龙江、龙山一带成为专业性蚕桑生产基地,水藤、杏坛等乡堡亦“民半树桑”。同治年间兴起机器缫丝厂之后,生丝质量提高,价格上升,农村再次掀起“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热潮,光绪年间(1875~1908年),全县桑基面积达30万亩。
    民国初年,国际市场的生丝价格再次大幅上升,桑蚕业进一步发展,全县种桑面积扩大到40多万亩,约占农田总面积的60%。民国14年(1925年),桑地总面积达66.5万亩,约占农田总面积的70%,是全省蚕业最盛的县,年产桑86.45万吨,产干茧1.21万吨,饲养蚕种88.37万张(每张8两,共706.96万两)。平均亩产桑1.3吨,茧14.42公斤;每两蚕种产茧6.51斤。20年代,顺德生丝输出量占全省80%以上。尤其是顺德拥有全省最大的茧市和最多的茧栈,此时足以成为广东金融中心,故有“广州市之银业多操纵在顺德人手中,掌握全省经济之权,换言之顺德即广东银行”之称。
    民国1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大批丝厂倒闭,桑蚕生产受到严重打击。民国21年,全县92%蚕农生产亏损,户均亏损503银元。广东当局为了挽救蚕丝业,发起蚕丝业复兴运动,在本县设蚕业改良实施区,帮助蚕农改进种养技术,但最终未能挽回颓势,桑地面积逐年减少,至民国25年,全县仅剩27.36万亩桑地。民国28年日军侵占顺德后,强制丝厂复工,由三井、三菱洋行低价收购蚕茧和生丝,农民出售100斤干茧仅换270斤大米,1600斤桑叶仅换100斤大米,比20年代前期100斤干茧换2000斤大米、300斤桑叶换100斤大米,分别下跌七倍半和五倍半强。蚕桑生产勉强维持至民国31年。香港陷落后,日本洋行停购生丝,桑蚕业陷于崩溃。抗日战争胜利后,桑蚕生产恢复缓慢。民国36年,全县种桑10.4万亩,产桑8.84万吨,产茧3504吨。民国38年,全县种桑13.8万亩,产桑8.28万吨,茧3795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鼓励桑蚕生产。1950年2月,省农业厅在伦教设蚕桑改进所进行技术指导。是年,全县桑地面积没有增加,总产桑8.76万吨,比上年增加4800吨;总产茧4001.95吨,比上年增加206.95吨。1952年,提高蚕茧收购价,蚕农积极性高涨,增加成本投入,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1953年,蚕茧列为国家计划二类商品,大幅度降低收购价,挫伤蚕农生产积极性,不少桑基改种其他作物,全县桑地总面积逐年减少,1962年减少至58941亩,亩产量虽有较大提高,但总产仍然下降。1963年,国家调高蚕茧收购价25%,并按国家牌价供应生产资料,奖售化肥、棉布,超产蚕茧50公斤奖售稻谷350公斤。农业部门派出科技人员下乡指导桑蚕生产。是年全县种桑比上年增加1093亩。1966年种桑71216亩,至1984年,基本维持在7万亩以上。由于不断推广桑蚕良种,提高种养技术,实行科学管理,1984年亩产桑、茧分别比1966年提高372.3公斤和22.61公斤。其中最高年份是1978年,全县种桑73574亩,产茧11826.55吨,亩产茧160.74公斤。参见彩页照片。
    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形势,加上工业废气污染桑叶,育蚕成活率下降,致使桑、蚕生产急剧滑坡,政府以指令性计划和三级补贴(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每亩补157元)办法扶持,仍不能扭转局面。1985年蚕茧降为三类计划商品,统购任务取消,农民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种植结构,继续缩小桑蚕生产规模,改向效益高的种养业发展。至1991年,全县桑地仅剩1423亩,产茧97吨,以后即逐渐消失。

上一篇:上一篇: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下一篇:下一篇:香云纱